搜索

普京的领土计划曝光,欧洲7大首脑紧急赴美,中国将不得不出手? ...

[复制链接]
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市,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专机缓缓打开舱门。特朗普在舷梯前鼓掌相迎——这是十年来俄罗斯领导人首次踏上美国领土,而选择的地点竟是冷战时期专门监视苏联的战略军事基地。
两位领导人随后登上名为“野兽”的美国总统专车,在仅有司机和一名保安的密闭空间里行驶20分钟,前往闭门谈判场。这场原定“一对一”的密会,在开场前戏剧性调整为美俄双方各三人参与,但核心议题早已不是秘密:普京的领土置换计划已摆上谈判桌



就在普京专机起飞前48小时,伦敦上演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外交阻击战。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意大利、波兰、芬兰领导人及欧盟主席冯德莱恩闪电集结,会后七方发布联合声明,以前所未有的清晰措辞划定红线:“国际边界不能通过武力改变”、“前线不是国界”。
这场秘密会议矛头直指特朗普——此前他多次暗示可能接受“领土交换换和平”方案。
七国担忧绝非空穴来风。普京的核心要求浮出水面:乌克兰必须撤出顿涅茨克剩余区域,换取俄罗斯“冻结”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前线。尽管俄方未坚持索要全部两州土地,但若此方案成立,相当于乌克兰永久丧失约78%的黑海港口和65%的重工业基地



欧洲的焦虑具有战略深度。波兰前总理图斯克警告:“今天卖乌克兰,明天就轮到波兰”。德国总理默茨一针见血:“结束战争的条件决定欧洲未来几十年的安全格局”。七国联合行动背后,是欧洲对自身地缘安全主导权可能被美俄私下交易的深刻警觉。
基辅的反应比欧洲更为激烈。在美俄峰会前紧急视频会议中,泽连斯基身后投影着乌克兰宪法文本,屏幕上滚动着阵亡将士名单。
他提出的五项原则立场如同五把尖刀:不撤离顿巴斯、不预认俄占区、索赔万亿美元、坚持加入北约、维持对俄制裁。其中最关键的宪法第73条犹如盾牌——任何领土变更必须通过全民公投,总统无权单方面割让。



就在普京赴美前夕,乌克兰用导弹精准袭击了俄罗斯南部年产千万吨的最大炼油厂。这场战术突袭充满政治信号:在涉及国家存亡的问题上,基辅不会沉默接受大国安排的命运。
而俄军同期在顿涅茨克前线推进,11日宣布控制卢那察尔斯科耶定居点,战场上的拉锯仍在加剧外交博弈的复杂性。
泽连斯基的坚持获得意外杠杆。马克龙公开强调:“所有方案必须获得乌克兰承认”,欧洲七国联合声明史无前例地将“乌克兰必须获得铁打的安全保障”写入条款。这位演员出身的总统,成功将自身困境转化为欧洲安全的核心议题。



阿拉斯加会晤现场,特朗普展现出令人玩味的姿态转变。尽管他事前放风“25%概率谈崩”并威胁对俄石油巨头实施制裁,但实际会晤后却热情称赞普京“有诚意”,甚至给峰会打出满分。
更重要的转折发生在返程专机上——特朗普致电欧洲领导人时,不再坚持立即停火,反而转述普京的领土要求并暗示“所有人认为需要全面和平协议而非单纯停火”。
这种变化暴露了特朗普的谈判本质。其著作《交易的艺术》早已阐明核心理念:通过施压、威胁和妥协迅速达成协议。当欧洲集体展示肌肉后,他立即调整策略。



白宫在七国抗议后火速改口,表示对邀请泽连斯基参会持“开放态度”,更设计出“同地不同桌”的折中方案——既安抚盟友,又为普京保留颜面。
特朗普的真正盘算在后续安排中显现。他迅速宣布8月18日在华盛顿接待泽连斯基,并放风称“若一切顺利”可能安排普京与泽连斯基会面。战场压力正被巧妙转化为谈判筹码——乌军近日在哈尔科夫方向的窘境,使基辅的议价能力正随战线变动而波动。
克里姆林宫的战术极具迷惑性。普京赴美前突然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通话,高调确认俄朝友好关系;同期俄罗斯新地岛试验场活动激增,卫星图像显示与“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测试相关的设备异常调动。这一系列动作构成经典的俄罗斯式谈判艺术:手握底牌进场,用边缘议题撬动核心利益。



普京在回国后的高级官员会议上宣称会谈“非常坦诚且信息丰富”,但仅抽象表示“探讨在公平基础上解决危机的可能性”。
其实际要价经英国《金融时报》披露才浮出水面:冻结当前战线换取顿涅茨克控制权。该方案本质是“以空间换时间”——俄军当前控制乌东约18%领土,而该提案将使其合法保有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绝大部分战果。
更深的战略考量在于国际秩序破窗。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点明核心:“谈判责任在于乌克兰和欧洲”。若西方接受领土置换方案,等于变相承认武力改变边界的合法性,这将彻底改写二战后的国际规则体系。



当美俄欧在阿拉斯加博弈时,北京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在普京赴美前致电多国领导人过程中,中方回应意味深长:“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这九个字既是对急功近利式外交的婉转批评,也暗含对各方实际关切的深刻理解。
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具有内在一致性:既坚持主权领土完整原则,也关注冲突根源的解决。
这种平衡恰是当前最稀缺的外交资源——当欧洲陷入安全保障焦虑、美国追逐交易式胜利、俄罗斯谋求战略突围之时,可持续和平需要超越零和博弈的框架



随着局势演变,中国角色可能迎来新空间。若美俄乌三方会谈推进受阻,或停火协议缺乏持久保障机制,国际社会必将呼唤更具包容性的调解平台。
中国与各方均保持沟通渠道的特点,使其具备搭建对话桥梁的独特优势。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劝和促谈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平等协商原则,恰是破解当前僵局最需要的良方。
阿拉斯加峰会落幕三天后,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议上评价此行“及时且有益”,却仍坚持“乌克兰需撤出顿涅茨克”的领土主张。而泽连斯基已飞抵华盛顿,准备在8月18日与特朗普展开新一轮博弈。



此刻,欧洲七国领导人正通过加密线路紧急协调立场,屏幕上跳动着俄军向乌克兰发射85架无人机的战报。
大国角力中,一则东方古语值得玩味:“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当各方在领土换和平的迷局中缠斗时,中国始终保持着战略清醒。拒绝零和博弈的智慧,恰是打破僵局的真正曙光。
信息来源:德法英意芬及北约和欧盟领导人,明日集体赴美
2025-08-17 20:30·红星新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我们

×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评论1
西班牙第四帅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七雄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热点图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西班牙华人网

GMT+1, 2025-8-18 20:42 , Processed in 0.06948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