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欧盟经济规模赶超中国,冯徳莱恩松一口气,欧盟能再次巩固地位吗 ...

[复制链接]
熊二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欧盟以微弱的优势重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似乎能暂且松口气了,随即便迫不及待地将这一统计变化视为欧洲竞争力的明证。
然而这场"反超"的真相究竟如何?是欧洲经济真正复苏的信号,还是汇率波动与统计艺术制造的幻象?



一、统计幻象:欧元升值与通胀效应背后的经济现实

美元汇率波动,给全球经济曲线上演了一场币值计算魔法,在IMF最新数据统计中,欧盟的GDP以微弱的优势,超过了中国,再次夺回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当欧盟长舒一口气开始庆祝欧盟经济复苏的时候,背后却藏着通胀带来的巨大阴影。
欧元兑美元升值,使得欧盟在计算GDP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而人民币对美元则有贬值压力,即使上涨速度远超欧盟,总体GDP依然稍稍落后于欧盟。



这种汇率波动使得基于美元计价的名义GDP比较出现了变化。例如,即使欧盟和中国的经济基本盘没有实质变化,但在数字上欧盟可能会因欧元升值而在名义GDP上“反超”中国。
然而,这更像是一种统计艺术而非实力体现。因为汇率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美国政府政策反复无常导致美元资产遭大规模抛售,从而使欧元被动升值。
这种单纯基于美元计价的排名变化,并不能真实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
虽然整体通胀率看似稳定,但欧洲内部通胀情况并不均衡,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7月通胀率分别为1.8%、0.9%、1.7%和2.7%。



实际上,此前欧盟曾经历过高通胀时期,高通胀虚增了名义GDP数据。
例如,能源价格虽于7月下降2.5%,然而此前能源价格的波动,加上食品、服务等价格的上涨,营造出物价上涨致使经济规模扩大的假象。
然而,民众的购买力却在下降,生活压力增大,出现了“老百姓钱包瘪了,统计表格却鼓起来了”的现象。
德国化工产业近年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产出下降了20%,许多跨国巨头如巴斯夫等纷纷迁往美国和亚洲。



然而,在这种产业空心化的背景下,欧盟的GDP却仍有增长现象,这是由于一些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以及统计数据的滞后性等因素导致的。
但从长远来看,产业空心化将对欧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与表面的统计数字形成了鲜明对比。
通过购买力平价(PPP)来比较中欧经济实力,可以发现另一种图景。有研究显示,按PPP计算中国早已超过欧盟并稳居世界第二。
购买力平价考虑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物价水平差异,能更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实际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表明,单纯从名义GDP和汇率角度来评估欧盟和中国的经济实力是不全面的,PPP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客观、更准确的评估视角。
二、外部压力:欧美贸易博弈中的欧盟困境

特朗普对欧盟的关威胁策略可谓是步步紧逼。他最初提出对欧盟征收30%的关税,随后“让步”到15%。在这种压力下,欧盟被迫接受了一系列不平等协议内容。
欧盟承诺至2028年额外进口总值达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包括液化天然气、原油和核燃料;并将“显著增加”从美国采购军事装备。



欧盟企业还将在未来数年间向美国市场投入约6000亿美元的新投资,包括从美国制造商进口用于运营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的芯片。
这一系列协议使得欧盟在经济和战略上都做出了巨大让步,美国的关税政策已经对欧洲出口造成了严重打击。
根据相关数据,6月欧元区对美出口同比下滑超过10%。汽车、制药等高附加值产业面临着巨大压力。例如,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较高关税,使得欧盟汽车在美市场竞争力下降,销量减少。
制药产业也因关税问题,出口成本增加,利润受到影响。这不仅影响了欧盟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对欧盟的整体经济增长产生了拖累。



特朗普政府以《数字服务法》“歧视”美国科技公司为由,威胁制裁欧洲官员。这一事件凸显了美国在科技领域对欧盟的制约手段。
美国的科技公司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欧盟的《数字服务法》旨在规范科技公司的行为,但却遭到美国的反对和威胁。
此外,在金融领域,美国也通过其强大的金融体系和美元的国际地位,对欧盟进行制约。例如,美国可以通过金融制裁等手段,影响欧盟企业的国际交易和融资活动。
特朗普在协议签署后不到一个月就变脸,威胁进一步将关税提高到35%。这种行为模式体现了美国在贸易博弈中的得寸进尺。



三、内部挑战:欧盟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对比中欧实际经济增长率,中国2025年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5.3%,而欧盟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在1%左右,欧盟长期低增长存在着诸多结构性原因。
能源成本高企一直是困扰欧盟的难题,尤其是在俄乌冲突后,能源价格波动剧烈,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欧盟的创新能力下降,在新兴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转化方面不如美国和中国等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市场萎缩,消费能力下降,也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德国、法国等核心国家重化工产业关停潮不断上演。德国化工产业产出下降20%,法国的一些传统制造业也面临困境。
这是因为欧盟在工业4.0的竞争中逐渐落伍,未能及时跟上科技革命的步伐,实现产业的升级改造。
与美国、中国等国家相比,欧盟的制造业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存在差距,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流失。
高债务水平使得欧盟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如果未来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或者出现外部冲击,如全球金融危机等,欧盟可能会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进而触发金融危机。



欧盟经济面临着统计幻象、外部压力和内部挑战等多重困境。除非欧盟能够真正推进内部改革、增强战略自主性,否则这场统计游戏中的胜利,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幻象。
资料来源:
1.欧美关税新协议引发欧盟内强烈批评_中国经济网,2025-08-28.
2.特稿丨在关税逆风中艰难前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辨析_光明网,2025-08-20.
3.欧元区7月通胀率保持在2%_新华社国际,2025-08-0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我们

×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评论1
西班牙第三帅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欧盟与中国谁的经济规模大有什么重要的,而且这个现模是以汇率变化计算的,今年以来欧元总人民币升值了5%,欧盟通涨比中国高了3%,只图了个虚数虚名有什么意思。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事就行。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热点图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西班牙华人网

GMT+1, 2025-8-28 22:24 , Processed in 0.05161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