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可谓是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对于欧盟来说,中国一贯的策略就是能不对抗就不对抗,最好能够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对抗美国的单边霸凌。可以说,为了能够促成和欧盟的联合,对于欧盟对中国的出手,我们也是能够避免冲突就尽量避免。
然而没想到的是,欧盟却不依不饶,先是对中国的电动汽车进行加税,当下又因为俄罗斯对中国两家银行进行制裁,只是没想到的是,这次中国却突然出手了,而且更多的对等反制,中国这是要彻底地摊牌了吗?中欧关系已经到了转折点吗?
中国彻底摊牌了?
就在欧盟以为当下的主动权还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甚至即使自己对中国出手,中国也不敢反击的时候,没想到,中国却直接出手了,欧盟这下坐不住了。
近日,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就在欧盟对中国的两家银行进行制裁之后,中国终于出手了。而且中国更是直接让欧盟破防,那就是中国也同样对两家欧盟银行进行了制裁。
这对于欧盟来说,简直是侮辱大于伤害。毕竟两家企业能够有多大的影响力呢?
而且此次我们出手的两家银行都有一个共同点,那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国家,立陶宛。而且其总部就位于立陶宛的维尔纽斯。这个意味就非常明确了,那就是谁对中国越强硬,那我们就打谁。
之前立陶宛仗着自己背后有美国和欧盟撑腰,所以在中国问题上各种左右横跳,现在好了,中国直接出手了。
这也是在告诉欧盟一点,那就是不要觉得中国是好欺负的。而且我们的反外国制裁法早就已经提出了,这就意味着,我们是有依据的。面对这种情况,欧盟是该好好想清楚了,当下到底是要作何感想了。
毕竟当下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曾经的中美针锋相对,但是两国最后发现,美国在制造业领域对中国无可奈何,而中国对美国的金融霸权当下也无可奈何。而两国继续消耗下去,受益的反而是欧盟等美国的盟友国家。
而美国留下了什么,除了天量的债务以外,什么都没有剩下。所以当下对于美国来说,继续和中国缠斗早就已经失去了意义。从前的美国是想遏制中国的发展,而当下的美国更多地是想继续保持领先罢了。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中美关系已经从最初的纯粹对抗,当下已经逐渐过渡到了,对抗和竞争的阶段。面对这个阶段,那美国当下的目光会在哪里呢?
没错那就是哪里有钱就在哪里,过去之所以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美军,其实核心在于,原油是全球工业的血液,所以原油是硬通货,美国抢的不是石油,而是钱罢了。
当下美国早就已经是全球前三大原油出口国之一了,但是买家却在变少,甚至需求在下降,这种情况下,美国自然需要从外部获取资本来填补本国空缺。而这个时候,还有比欧盟更加合适的吗?
所以面对这种局面,欧盟还对中国投来敌视的眼光,不是先对新能源汽车出手,当下就是借着俄乌冲突的借口,对中国银行出手,这不明显地在断自己的后路么。
只能说,当下留给欧盟的时间和容错机会不多了,毕竟美国在行动,而中国的产业在升级,当下再不搭上中国产业发展的便车,那欧盟错过的就不止是互联网时代了。
中欧关系已到历史拐点
曾经的中国对于欧盟的态度更多的是包容和劝诫,希望欧盟更加务实,看清当下的国际环境选择正确的道路。结果没想到,欧盟却越走越远,只是比较遗憾的是,当下上台的却是特朗普。
对于欧盟来说,特朗普的上台不亚于欧盟周边再次发生冲突。因为在特朗普看来,所谓的欧盟基本上都是民主党的拥垒,所以和他们结盟,这不是在挖自己墙角吗?
所以我们看到,在特朗普手里基本上完全践行了,美国利益优先的原则。不管是对手还是盟友,只要对自己不利地,那就统统扔掉,只选择对美国有利的。而且在特朗普看来,欧盟这么富裕,自己不去夺,那肯定就被别人夺走了。
而且更是认为,欧盟之所以如此富裕其实是赚了美国的钱,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认为没有美国就没有欧盟的今天,所以美国的问题,欧盟也得帮忙。
所以我们看到,当下欧盟既想对抗中国的产业升级,又想对抗美国的金融收割。但是自己内部却利益不均。现在好了,既惹怒了美国,还惹怒了中国。那对于我们来说,既然欧盟敬酒不吃那就只能吃罚酒了。
既然好话听不进去,那我们就用他们听得懂的话。毕竟当下欧盟面对的是中美两国出手。甚至当下不管是大众还是奔驰以及宝马的利润都出现了雪崩的情况,而如果这种情况再维持下去,那欧盟的好日子恐怕要彻底结束了。
而对于我们来说,也自然要一改过去的经济结构,自身的消费必然需要占据主导地位才行,只有这样即使面对美国的施压还是欧盟的制裁,我们才能稳定应对。#MCN双量进阶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