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连夜雨!
7岁自闭症男孩走失的消息本已让人揪心难安,而他在大理苍山的失联,更让搜救行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苍山位于大理市原始森林深处,丛林茂密,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地形复杂且多有未知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里海拔超过四千米的高原环境,连成年人面对都极具挑战,何况是年仅7岁的自闭症儿童。
苍山原始森林
这起事件曝光后,迅速引发网络热议。
男孩的老师在关键时刻站出来,讲述了这名孩子的离奇过往。
那么,男孩身上究竟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隐情?随着事态的不断严重化,网上又出现了哪些关于男孩的阴谋论?
一个本可避免的意外
本月九日,北京的一对父母把他们七岁的儿子王一铠,送进了云南大理的一个夏令营。
这个叫“明日之光”的机构,名头不小,专门面向自闭症儿童,每月收费一万多元。
父母的期望很简单,希望苍山的风和户外活动,能帮孩子打开一点点封闭的世界。
可谁也没想到,这份托付最后变成了一场噩梦。
当天中午十一点多,在苍山里,王一铠不见了。
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这样消失在海拔四千多米、地形复杂的原始森林里。
这件事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别扭。
一个本该提供专业看护和安全保障的高价夏令营,怎么就把一个特殊的孩子,丢在了这么危险的地方?
这起事件的发生,其实早已有迹可循。
夏令营的老师和后续参与救援的人员多次提到,王一铠这个孩子之前就曾有过自己私自跑开的记录。
虽然每次都被及时找回,但这无疑已经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警示信号。
一个有脱队“前科”的孩子,本应受到最高级别的关注和严密看护。
可是,这个最关键的警告却被严重忽视。
夏令营机构依然安排孩子们去往一个极其不适合的场所苍山。
这里绝非普通的公园,山势险峻,林木茂密,岔路众多,且布满陡峭的山坡和深沟。
晚间气温骤降,最低时只有几度,环境极其恶劣。
甚至连当地相关负责人都指出,夏令营组织带着孩子们去苍山活动,可能已经违反相关安全规定。
在这样一个高风险的环境下,四名老师负责看护七个自闭症孩子。
如此比例的看护,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都已经十分吃力,更何况是瞬息万变的山林深处。
一个明知孩子有脱队风险,一个选择了可能违规且危险的场地,还有一个配备明显不足的看护力量,这三者叠加在一起,导致意外的发生几乎成了必然。
种种疏漏与错误,让这场本可避免的悲剧最终酿成。
听上去很美,实际上不堪一击
“明日之光”这个名字,听上去充满了希望。
它来自北京,有资质,收费高昂,这一切都给家长营造了一种专业、可靠的印象。
家长们付出一万多元的月费,买的不仅仅是几节课,更是把孩子完完全全托付出去的一份安心。
但现实却狠狠打了一耳光。
机构在最核心的安全问题上,出现了致命的漏洞。
给一个有过走失记录、行动敏捷的孩子,配备一个定位设备,这在今天是再简单不过的技术,也是最基本的风控手段。
但他们没有,他们选择了最原始、最不靠谱的人眼盯防。
带队老师后来承认,在一个岔路很多、人也很多的转角处,她疏忽了。
这个说法听起来像是个人的失误,但根子在别处。
让四个老师在复杂的山路里,管住七个随时可能按自己想法行动的特殊孩子,这本身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种安排,等于提前为“疏忽”的发生,挖好了陷阱。
所谓的专业,在现实考验面前,不堪一击。
谁在承受最深的痛苦
孩子在山里生死未卜,而山外的网络世界却早已弥漫开一些恶意的猜测和无端指责。
有人毫无根据地将责任推到王一铠的父母头上,声称他们“故意遗弃”孩子,甚至冷酷地说这是想甩掉家庭负担。
这些毫无事实依据的言论,像一把锋利的刀,狠狠刺痛了本已焦急万分、日夜守候的家人的心。
可是,事实很快揭穿了这些荒谬的谣言。
王一铠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和治疗条件,不得不常年奔波在外地辛苦工作。
平时,孩子由姥姥姥爷在北京悉心照顾,为了方便照料,他们还专门在附近租了一套房子。
孩子能参加那场耗费一万多元的夏令营,完全是这个家庭咬紧牙关、为孩子的未来投资的心血结晶。
甚至孩子的轮滑教练也站出来为这个家庭说话,他亲眼见证了他们为孩子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耐心。
在他的眼中,王一铠是个身体素质不错但性格内向安静的孩子,与他沟通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得知孩子失联的消息后,父母第一时间买了最快的航班,风尘仆仆赶到大理。
他们才是此刻这个世界上,最痛苦、最无助、最煎熬的人。
一场压抑又心碎的搜救
大理市公安局在九日下午一点四十三分接到报警,一场大规模的搜救随即展开。
前后投入了三百多人,包括警察、消防、森林消防和多个民间救援队。
大家带着热成像仪、无人机和搜救犬,在孩子可能出现的六个区域,一寸一寸地搜寻。
这场搜救进行得异常压抑,因为王一铠的特殊情况,救援队不敢像往常一样大声呼喊他的名字。
他们担心,陌生的喊声不但不会让孩子走出来,反而会让他因为害怕而躲得更深。
这是一个让所有救援人员都感到束手无策的难题。
最后,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们在山林里,反复播放一段录音。
那是孩子妈妈的声音,她在录音里用最熟悉、最温柔的语气,一遍遍地呼唤着孩子的乳名。
这声声呼唤,听的人心碎。
写到这里,心里很不是滋味。
王一铠的失联,从头看下来,根本不是什么无法避免的天灾,而是一连串错误叠加导致的人祸。
一个本该被重点看护的孩子,被带到了一个本不该去的地方,而负责照看他的机构,却没有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这些年,针对特殊儿童的各种康复训练、研学活动越来越多,很多都打着爱和科学的旗号。
家长们往往因为爱子心切,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去尝试。
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我们必须清楚,任何干预和训练,都必须建立在绝对安全的基础上。
善意和爱,不能成为冒险的理由。
对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我们的社会和相关机构,需要拿出百分之百的严谨和责任心,不能有丝毫的侥幸。
希望每个组织这类活动的机构都能想一想,如果这是你自己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我们不希望再看到任何一个家庭,经历这样的痛苦。
参考信源
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