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发展至今,普京至少戳破了西方世界两大神话 ...

[复制链接]
当西方价值观宣传车在非洲土路上抛锚时,当三万项制裁砸不垮卢布汇率时,这场持续三年的军事对抗撕掉了单极世界的最后遮羞布。
俄罗斯顶着史上最严制裁打了三年持久战,捅破了两个全球公认的"真理"——西方价值观的普世性和西方实力的不可战胜性,让全球南方国家看清楚了国际政治运行的底层逻辑。



西方价值观的神坛裂缝从克里米亚大桥开始延伸。当美国副国务卿在基辅大谈"自由民主"时,土耳其无人机生产线上正组装着销往87个国家的侦察设备。价值观输出模式的破产早有征兆:法国军队被尼日尔民众举着俄国国旗赶出军事基地,沙特王储当面回绝拜登的石油增产要求,这种拒绝表演式站队的案例在2023年增加到17起。乌克兰战场成了价值观祛魅的实景课堂,北约教官教授的"国际规则"在哈尔科夫战壕里,远不如中国制造的热成像仪来得实在。



经济绞杀战的失效更戳破了实力神话的泡沫。莫斯科交易所卢布结算的黄金交易量在2023年第三季度暴涨380%,印度炼油商用人民币结算的俄油采购占比攀升至67%,这种绕过SWIFT系统的实战经验比任何理论都更有说服力。当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被迫关闭路德维希港百年老厂时,俄罗斯乌拉尔钾肥公司的出口量反而创下历史新高。西方的三万项制裁像打在棉花上的重拳,反而激活了非西方国家的供应链重组。



国际格局的重构在无人机残骸和油气管线中加速推进。金砖国家在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扩容的六个新成员,有五个是顶着西方压力与俄保持正常贸易的国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欧盟峰会上否决对乌军援时,手里握着从俄国直达布达佩斯的天然气管道流量数据。当波兰农民封锁波乌边境抗议粮价时,他们清楚这些廉价乌克兰谷物原本应该出现在北非市场,而不是冲击自家生计。



战场上的拉锯战成了多极化进程的催化剂。西方军火库见底的新闻与顿涅茨克郊外的星链终端形成荒诞对照,乌克兰使用的北约制式炮弹每月消耗量,需要整个欧盟兵工厂开足马力生产两年才能补齐。这种消耗战模式让印尼取消了价值23亿美元的F-15EX订单,转而加购土耳其的"旗手"无人机。当法国外长呼吁欧洲战略自主时,巴黎街头运行的天然气公交车,用的正是俄罗斯经埃及转口的液化气。



克里姆林宫墙外的抗议者可能没意识到,他们反对的特别军事行动客观上成了全球权力转移的加速器。从委内瑞拉的黄金出口到哈萨克斯坦的过境贸易,非西方国家在制裁网络的缝隙中构建起平行体系。这种体系不以道德高地为标榜,而是用实实在在的物资流动和结算通道,在华盛顿主导的世界秩序之外撕开生存空间。就像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催生的中欧班列,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结构的萌芽。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四十年前的预言正在应验:当军事优势与经济霸权同时松动时,单极世界的崩溃会比想象中来得更快。坦克残骸里的北约标准零件、印度炼油厂里的俄油储罐、南非港口的中转货物,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碎片,正在拼凑出新世界秩序的雏形。或许这场冲突最大的历史作用,就是提前引爆了本应缓慢释放的国际体系结构性矛盾,让全球南方在炮火映照下看清了重构游戏规则的可能性窗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我们

×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评论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西班牙华人网

GMT+1, 2025-8-7 14:38 , Processed in 0.05500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