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欧盟为何不断输给中国?

[复制链接]
薇可馨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月底在北京举行的中欧峰会本可以庆祝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50年的外交关系。
然而,它却清醒地提醒人们欧盟日益加剧的战略困惑,及其无力利用与中国合作带来的巨大机遇。
峰会举行于全球政治的敏感时刻。曾被誉为互利伙伴的关系如今已深陷地缘政治、欧盟内部分歧以及华盛顿影响力的持久阴影之中。近年来的全球动荡——疫情和乌克兰战争——不仅使关系紧张,也加深了欧盟对美国的依赖。
欧盟领导人来到北京,并未重启这一曾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支柱的伙伴关系,而是带着熟悉的议程:指责贸易行为、警告“安全威胁”,并再次呼吁中国“约束”俄罗斯。不出所料,未取得任何突破。
若不回顾欧盟委员会2019年的战略转变,就无法理解中欧关系的恶化。在乌尔苏拉·冯德莱恩领导下,布鲁塞尔正式将中国不仅定义为伙伴,还定义为“系统性对手”——此举实际上将猜疑引入了交往的每一个领域。自那时起,意识形态视角日益主导欧盟政策,取代了曾经支撑经济合作的务实主义。
后果是严峻的。布鲁塞尔已采取措施限制中国投资,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并且最近禁止中国企业参与价值超过500万欧元的公共投标。
欧盟在其最新对俄制裁方案中纳入了两家中国银行,标志着事态进一步升级,表明欧洲愿意为政治目的将经济工具武器化。
欧盟将这些步骤辩解为“去风险化”。通过在战略领域(原材料、高科技供应链和数字基础设施)推动降低相互依存度,布鲁塞尔已与华盛顿的遏制剧本保持一致,即使欧洲领导人公开坚持独立性。
在北京,冯德莱恩语气和解,宣称欧盟对中国投资与合作持开放态度。但此类声明与她在七国集团峰会上关于迫在眉睫的“中国冲击”的警告以及指责北京“将贸易武器化”的言论相比,显得空洞无力。
同样,出席北京的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拉斯也指责中国助长乌克兰战争并对欧洲发动混合行动。这些混乱的信号损害了信誉,并强化了北京的认知,即欧盟缺乏连贯、自主的对华战略。
更根本的是,布鲁塞尔的做法自相矛盾。欧盟梦想着“战略自主”,却将其外交政策捆绑于跨大西洋优先事项。它寻求经济韧性,却通过扰乱供应链和限制市场准入损害自身竞争力。它渴望全球领导地位,却因固守零和地缘政治而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绝。
相比之下,中国在峰会上的立场是明确的:聚焦互补性,促进自由贸易,并在关乎全球稳定的领域——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追求合作共赢。北京强调愿意深化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和科学研究领域的交流,视这些领域为双方现代化的关键。
对中国而言,欧盟仍是战略伙伴,而非对手。北京长期支持欧洲一体化,并一贯鼓励欧盟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独立作用。从中国的角度看,一个强大自主的欧洲是单边主义的制衡力量和多极化的支柱。这一愿景符合欧洲自身的利益——却与华盛顿希望欧盟在跨大西洋联盟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偏好大相径庭。
从北京的视角看,欧盟当前的挑战——经济放缓、能源不安全感和地缘政治脆弱性——并非由中国造成。相反,它们源于使欧洲受制于美国战略的内部分歧和政策选择。中国担心欧洲滑向强硬阵营可能破坏国际秩序稳定,这种情景与北京关于欧亚大陆稳定和互联互通的愿景背道而驰。
最具争议的问题仍然是乌克兰战争。布鲁塞尔坚称中国与莫斯科的关系“破坏”欧洲稳定,而北京则辩称其保持独立和中立立场,旨在促进和平解决。然而,欧盟领导人继续施压中国“利用其影响力”结束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这实际上要求北京放弃一个关键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既不现实,也无益于外交。
目前,这种地缘政治僵局掩盖了其他潜在合作领域。只要欧盟将乌克兰冲突视为生存威胁——并将中立等同于共谋——那么无论共同经济利益如何,中欧关系仍将受到制约。
尽管存在政治摩擦,经济联系依然强劲。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合计占全球GDP的三分之一以上,占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近30%。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已超过1000亿美元,年流量与欧盟在华投资大致平衡。
这些数字强调了一个基本事实:中欧关系意义重大,不能由意识形态姿态来定义。全球供应链、绿色技术合作和数字创新若没有双方的相互参与就无法推进。问题在于布鲁塞尔是否会在造成进一步损害之前认识到这一点。
欧盟将其当前轨迹描述为“再平衡”和“去风险化”。现实中,这些政策有陷入战略孤立的风险。通过将经济关系安全化,并将其对华外交置于美国优先事项之下,欧盟削弱了自身竞争力,疏远了全球伙伴。其结果是一个日益内向的集团,在梦想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同时,却难以影响全球规范。
对中方而言,教训是明确的:欧盟尚未准备好进行真正的重置。北京将继续建设性地参与,但不会期待快速进展。长远来看,平衡伙伴关系的复兴可能取决于欧洲内部的政治转变——出现一个愿意用务实合作取代意识形态僵化的领导层。
北京峰会非但没有重燃乐观情绪,反而确认了中欧之间的结构性分歧。然而,它也突显了利害攸关之处:两个经济巨头的合作——或对抗——将塑造未来数十年的全球稳定。
中国已准备好追求一个基于多边主义、开放贸易和共同发展的未来。欧盟能否摆脱妄想和焦虑,重新发现与北京合作的价值,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此之前,欧盟对“去风险化”的执着可能演变成其最恐惧的结局:自我削弱导致的衰落。
(作者:Ladislav Zemánek,中国-中东欧研究院非驻院研究员、瓦尔代辩论俱乐部专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我们

×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评论5
西班牙第四帅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盟整个加起来领土、军事、人口等都远不如中国,加之后者又是‘强政府’国家,欧盟不输才怪呢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班牙第三帅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和欧盟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的争斗,而且优势互补,合作即可共赢。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班牙第五帅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充满妄自尊大的文字。一个不懂装懂的作者。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班牙第三帅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啥叫输给中国?看看欧盟制裁了中国多少次多少年了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班牙第二帅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式赢学不亚于三哥赢学。欧盟跟你要钱,你不给,你管这叫赢啦?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西班牙华人网

GMT+1, 2025-8-7 00:58 , Processed in 0.07431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