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普京拒绝得很突然,特朗普来不成北京观礼了?美毁就毁在“嘴贱” ...

[复制链接]
今年6月初,中美领导人通了个长电话,聊了一个半小时,中方正式邀请特朗普访华,这事儿让特朗普挺高兴,因为他上台后就老念叨想去中国转转。没过两周,俄罗斯那边就官宣普京9月要访华四天,参加北京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包括阅兵啥的。两天后,中方也确认9月3日办大活动,天安门广场有部队检阅和装备展示。



这时间点卡得太巧了,普京的到访无疑给这场盛会增添了分量。但问题在于,特朗普的访华计划还没敲定,俄罗斯突然官宣普京的行程,让原本简单的双边访问变得复杂起来。
美国媒体嗅觉敏锐,立刻把这三件事串联起来:中方邀请特朗普、俄罗斯宣布普京访华、中国确认9月3日活动,这是不是意味着三国领导人要在北京碰头?



一时间,《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纷纷猜测,中俄美可能举行历史性的三方会晤,甚至可能就乌克兰问题、贸易争端等达成突破性协议。
美国媒体的“神助攻”与俄罗斯的冷水

美国媒体的炒作就像一把火,瞬间点燃了舆论场。CNN甚至煞有介事地分析:“如果特朗普和普京同时出现在北京,这将是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具象征意义的大国互动。”



更有媒体挖出特朗普在2月曾提议与中俄领导人举行三方峰会,称这是“重塑世界秩序的关键一步”。这些报道看似在推动外交突破,实则给各方带来了压力。
首先坐不住的是俄罗斯。7月21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突然对外表示:“我们尚未听说特朗普总统计划前往北京。”他强调,普京访华的主要目的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俄美领导人会晤“目前时机不对”。



这一表态直接给美国媒体的炒作泼了冷水,也让特朗普的访华计划陷入尴尬。原本特朗普团队还在与中方协商具体行程,俄罗斯的突然否认让事情变得棘手。
其实,俄罗斯的反应并不意外。普京此次访华意义重大,不仅是对中方邀请的回应,更是深化中俄战略协作的重要契机。从行程安排看,普京将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双边会谈和纪念活动,四天的行程满满当当,足见俄方对此次访问的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显然不希望美国的介入打乱节奏。更何况,俄美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巨大,特朗普刚刚宣布恢复对乌军援并计划对俄新制裁,此时安排三方会晤只会让局势更加复杂。
特朗普的“嘴炮”与俄罗斯的战略考量

特朗普的访华计划受挫,表面上看是俄罗斯的“突然拒绝”,实则反映了大国博弈的深层逻辑。首先,特朗普的“嘴炮”外交埋下了隐患。



他在7月23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一边表示“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访华,一边又强调“要让中国在贸易问题上让步”。这种强硬表态让俄方担心,特朗普访华可能会针对俄罗斯,甚至达成某种“交易”。
其次,俄罗斯对时机的把握非常精准。普京访华正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是中俄共同的历史记忆,也是深化双边关系的绝佳契机。俄方显然希望借此机会展示中俄团结,而不是让美国媒体的炒作抢了风头。



此外,俄美在2025年已经进行了多次会谈,包括在沙特和土耳其的谈判,但进展有限。普京可能认为,此时与特朗普在北京会晤,不仅无法解决实质问题,反而会让俄罗斯在舆论上陷入被动。
最后,美国国内政治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朗普的鹰派顾问借机炒作“通俄门”,称如果特朗普与普京在北京会面,将“损害美国利益”。这种压力让特朗普团队不得不谨慎行事,最终选择暂缓访华计划。
结语:一场未成形的外交大戏

这场中俄美三方的“北京之约”最终未能成行,但背后的博弈却耐人寻味。对中国而言,无论是邀请特朗普还是欢迎普京,都是基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旨在维护地区和全球稳定。
对俄罗斯来说,拒绝特朗普访华是出于战略考量,不愿在敏感时刻给西方可乘之机。
而对特朗普而言,此次受挫再次暴露了其“推特外交”的局限性——一句不经意的表态,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最终让自己陷入被动。
此次事件也给国际社会提了个醒:大国互动需要更多的理性和克制,少一些媒体的煽风点火,多一些实质性的沟通,才能真正推动世界走向和平与繁荣。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普京9月访华是否将与特朗普会晤,克宫回应:尚未听说



中国青年网:克宫:普京将于9月访华,俄方正为北京之行做筹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我们

×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评论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西班牙华人网

GMT+1, 2025-7-31 08:24 , Processed in 0.06740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