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关税政策生效最后期限倒计时之际,当地时间7月27日傍晚,欧美双方最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位于苏格兰的私人高尔夫球场达成贸易协议,确定了美国将对欧盟大部分产品征收15%的关税,同时欧盟承诺斥巨资购买美国的能源和军事装备。
尽管欧盟内部有人对这份协议的达成得以避免贸易战表示欢迎,并希望该协议能为欧盟的贸易带来稳定,然而,这份千辛万苦得来的协议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在欧盟内部赢得普遍喝彩,反而质疑声四起。
△7月2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左)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举行会晤
欧洲舆论认为,从贸易条款来看,这份协议“显然是一项不平等条约”,更像是一份“为特朗普带来胜利”的“投降”协议。
从“零关税”到“让步升级”
协议达成后,不少欧盟及其成员国高级官员都表示,欧盟的初衷是达成一项“零对零”的关税协议,但是,为了满足美国总统特朗普“足够的胜利感”,欧盟不得不将美国对欧盟商品征收的基准关税从零提高到10%,随后又进一步从10%提升至15%,而在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前美国对欧盟商品所征收的平均税率只有4.8%,15%远远高于历史水平。
△欧盟委员会大楼
而且,今年5月,当英国在与美国的贸易协议中接受10%的关税时,有欧盟领导人还曾指责称“这是一项糟糕的协议”。显然,目前15%的关税协议凸显了欧盟的痛苦让步和沉重代价。
欧洲政坛对“屈辱”协议骂声一片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就怒气冲冲地表示,“这不是特朗普总统与冯德莱恩达成的协议。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早餐吃掉了。”
欧尔班坦言,欧盟与美国达成的关税协议非常糟糕,比英美之间达成的贸易协议更为糟糕,难言成功。另外,欧尔班对欧盟将投资美国、向美方购买军事装备和能源提出强烈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