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欧盟罕见“双主席访华”,来华前先去日本,试图联合日方开采稀土 ...

[复制链接]
巴塞自行车 发表于 昨天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抵达北京,开启新一轮中欧高层对话。
作为近年来中欧间少见的“双主席访华”,这次访问不仅代表了欧盟层级之高,也释放出当前复杂国际局势下,中欧双方仍希望维持沟通的信号。


在访华前,欧盟采取了一些引发中方不满的举措。
在最新一轮对俄制裁中,两家中资企业及金融机构被欧盟列入黑名单,中方对此强烈抗议。
同时,冯德莱恩在结束日本之行时,推动所谓“竞争力联盟”,试图联合日本开采稀土,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她在接受《日经亚洲》采访时明确表示:“我们要建立新的供应链体系,以摆脱对个别国家的依赖。”这些行动显然剑指中国。
但与此同时,欧盟在对华表态中却选择了更温和的措辞。
欧盟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的视频通话中表示:“我们必须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平衡的中欧伙伴关系,建立在公平竞争、更加可预期和可靠的基础之上。”
相比此前强调“脱钩”的言论,此次表态显得更加中性,似乎意在为这场高层会晤营造一个不至于彻底撕裂的氛围。


中欧关系的复杂性显而易见。一方面,双方在经贸领域的联系深厚。数据显示,中欧贸易总额已达到7858亿美元,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的最大进口来源国。
在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板等领域,欧洲对中国的出口依赖度极高,而中国也需要欧洲的高端技术和市场空间。经贸合作的巨大体量决定了,双方都难以轻易割裂彼此。

  
另一方面,欧盟内部对华政策却存在分歧。德国和法国等主要国家倾向于维持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但欧盟委员会内部却频频推动“去风险”政策,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这种内部矛盾导致欧盟在对华关系上呈现出“言行不一”的状态。
一方面强调合作,另一方面却在行动上采取制衡措施。这种矛盾不仅削弱了中欧之间的互信,也让人对这次高层会晤的成果存疑。


当前的国际局势也为中欧关系增添了更多变数。美国正在全方位推动制造业回流,并对欧盟施加巨大的经济压力。
特朗普甚至公开威胁对欧盟商品征收15%-20%的高额关,这让欧盟焦虑不安。
在这种背景下,与中国维持基本合作成为欧盟对冲美国压力的重要选项。
然而,冯德莱恩在访日时推动稀土供应链合作的举动,也显示出欧盟试图在资源领域减少对中国依赖的意图。
这种矛盾的策略无疑增加了中欧关系的复杂性。
面对欧盟的多重态度,中方的立场也非常明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7月21日表示:“中方期待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中欧关系。”
这或是期待,也是警示——如果欧盟继续在中欧关系上玩双面游戏,未来的合作将难以顺利推进。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我们

×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评论1
西班牙第三帅 发表于 昨天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热点图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西班牙华人网

GMT+1, 2025-7-27 08:37 , Processed in 0.05005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