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俄罗斯还在炸!这是要让乌克兰彻底去工业化?真敌人是拱火的西方 ...

[复制链接]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6月6日,俄罗斯针对乌克兰境内的军工企业目标展开大规模攻击,以回应此前基辅对俄境内展开的无人机袭击。俄军此次行动不但炸毁了乌克兰境内大量的基础设施,而且有可能中断了乌克兰利用军事工业重振经济的势头。
特朗普针对俄罗斯的行动表示,是乌克兰此前的袭击给了莫斯科以武力报复的理由。不管美国如何表态,也不管特朗普有没有能力调停,战争冲突仍旧在继续。尤其是对乌克兰来说,每遭受一次大规模的袭击,能够与俄罗斯继续抗衡的力量就会减去一分。


超400架无人机,覆盖乌克兰全境

俄军此次袭击的目标包括了乌克兰的武器设计局、军事装备生产企业、维修设施、飞行训练中心、武器军事装备仓库等目标。
从上述目标就能够看出来,俄罗斯不仅仅针对的是前线的作战部队以及武器装备,而且主要针对的是后方的军工企业目标,也就是武器装备的源头。这一点从报道中也能看出端倪。


比如在沃伦州卢茨克市,当地的米格战斗机发动机维修厂起火并发生剧烈爆炸,这是乌克兰唯一的一个米格29战斗机维修厂。除此之外,位于利沃夫市的工业设施,以及其他一些工业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也都遭到了袭击。
根据泽连斯基的说法,此次袭击覆盖了乌克兰全境,乌境内9个州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攻击,俄军主要使用无人机展开行动。报道称,俄军动用了超过400架攻击型无人机。除此之外,俄军还发射了40多枚导弹。乌克兰军方称拦截了部分导弹和无人机。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针对乌克兰军工企业目标的袭击此前就一直在进行。还在4月初的时候,乌克兰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就遭到过俄罗斯导弹的袭击,这就意味着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打击着重点一直是重要的工业区域,尤其是军工企业目标。
因为俄乌冲突发生以后,乌克兰虽然主要使用的是西方援助的武器,但是乌克兰本国的军事工业也被意外激活了。对俄罗斯来说,如果乌克兰的军事工业能够持续运转,也就会对俄罗斯造成持久威胁。


30%的武器装备是乌克兰自己制造

俄乌冲突最直接的体现不仅仅包括残破的家园和颠沛流离的难民,同样还包括乌克兰被激活了的军事工业。战争重创了乌克兰的经济,但是战争也让这个国家开启了大规模的武器装备制造。
西方国家如今不仅仅在思考如何继续援助乌克兰,还在思考要把乌克兰打造成一个兵工厂。尤其是冲突结束以后,军工产业或许会成为乌克兰国民经济复苏的关键。


美国一些媒体报道指出,自2022年初以来,乌克兰军队虽然一直在接收来自西方的大量武器装备,但是该国自己的军工生产能力由于冲突的持续也在迅速增强。2025年初,泽连斯基就曾宣布,乌克兰军队中30%的装备是本国制造,其中无人机的年产量可以达到150万架。
对乌克兰人来说,拥有这样的能力有两个明显的好处。第一个好处自然是能够继续和俄罗斯人缠斗,只要武器装备不断供,乌克兰军队就有能力继续和俄罗斯军队对耗。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虽然西方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但是有些武器装备从西方的工厂到达俄乌冲突前线是有滞后性的,乌军急需的装备有的时候可能无法及时得到,这种情况下,如果乌克兰能够自行生产,当然是再好不过。
还有一点乌克兰人也不得不正视,那就是武器装备在战争状态下是有耗损的,如果维修能力不行,即便西方提供的武器再先进,在经历了初期的战斗以后,战场上的武器也就都变成废铜烂铁了。所以说,持续性的武器维修能力相当关键,哪怕乌克兰没有核心技术,但是一些基本的维护也能保证战场上的使用。


以上是乌克兰发展军事工业的第一个好处。第二个好处是,如果军事工业被彻底激活,而且形成更完善的产业链,未来哪怕是冲突结束以后,乌克兰仍旧具备经济重振的能力。
当然,乌克兰境内的基础设施被大量摧毁,冲突结束以后首要的目标是重建,这才是推动未来经济复苏的关键。但问题恰恰在于,重建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自2022年俄乌冲突发生以后,联合国在内的国际机构一直在评估,战后乌克兰重建究竟需要多少资金。


如果外部资金的援助不及时、不到位,乌克兰就得自行筹措资金。在战后满目疮痍的局面下,乌克兰又能去哪里搞钱呢?所以说,如果现在乌克兰能够让军事工业持续发展,哪怕是战争结束以后,乌克兰至少还能保留一项唯一能够创造财富价值的产业。只要军事工业能够运转,哪怕战争已经结束,同样也可以给乌克兰创造财富。
这就是为什么不管是乌克兰还是西方,都相当看重乌克兰军事工业持续发展的缘故。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他们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如果让乌克兰拥有了这样的能力,不单单会让现在的冲突时间延长,还会在未来给俄罗斯构成长期性威胁。


所以,眼下的战线推进到哪里实际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够让乌克兰拥有这样的能力。如此一来,俄罗斯每次展开大规模的攻击行动,都会专门针对乌克兰的军工企业目标下手。只要俄罗斯军队持续采取行动,乌克兰的军事工业想要扩张和持续发展就会遭受很大压力。
在这种局面下,欧洲很多国家也试图发展自己的军工产能,以便随时对乌克兰的产能进行支援和补充。


俄乌两国的军工产能都被激发了

不光是乌克兰的军事工业在发展,对手俄罗斯的军工产能也在迅猛增长。北约秘书长吕特此前曾提出,欧美国家的军火产能难以满足当下的俄乌冲突需求,因为俄罗斯3个月内生产的炮弹数量就超过了北约1年的产量。
乌克兰方面,2024年前11个月就生产了250万发炮弹,这一规模远超欧盟国家设定的2025年总产量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已经敏锐的意识到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军事工业都在迅猛发展。如果俄罗斯的产能持续提升,乌克兰的产能落后的话,战场上乌克兰肯定会吃亏。


最关键的是,西方国家的产能如果跟不上,他们对乌克兰的支援就变成了一纸空文。在这一基础上,过去3年欧洲国家都在调整军费支出,尤其是与俄罗斯和乌克兰接壤的国家,军费的占比在GDP的占比中都超过了4%。
即便一些国家已经拿出了钱,但是这些投入也不能够马上转变成军工产能。在欧盟的一些国家看来,整个欧洲的军事工业现在缺乏紧迫感,所以问题显然出在自己的身上。


对比之下,俄乌冲突发生以后,乌克兰2022年的GDP暴跌28.8%,不过,由于西方国家的援助,再加上经济产业转变成军事工业,2023年该国的GDP居然实现了5.3%的增长。2024年,乌克兰的经济增长率也达到了3.5%,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国防工业产值在增长。而且按照目前的预估,哪怕在战争结束以后,乌克兰的军工产能在未来10年也能跻身全球前十名。
在这种局面下,不光乌克兰自己拥有发展军事工业的意愿,西方的很多投资者也想赚军火钱。如此一来,俄乌冲突自然就变得遥遥无期了。


美国亿万富豪在乌克兰建设武器生产基地

战争一边在持续,武器装备的投资生产也在另一边紧锣密鼓地展开。2024年,乌克兰围绕军工产能的融资计划就超过了5000万美元。
西方对乌克兰军事工业的发展非常乐观,不但有大量的外国投资涌入,而且西方军火商还在乌克兰设立了分支机构,包括德国的一些公司以及法德合资的军工集团,都把业务延伸到了乌克兰境内。


德国一家名为量子系统的公司主要生产无人机,该公司打算在乌克兰境内发展生产基地,美国的亿万富豪彼得·蒂尔对其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截止到目前,这家公司已经在乌克兰建设了两处生产基地,主要生产侦察无人机和测绘无人机。
从上述情况就能够看出来,西方国家不仅仅对乌克兰进行军火援助,而且还一直在乌克兰境内构建军事工业体系。相对于卖武器,如果将生产基地设置在乌克兰境内,未来哪怕冲突结束以后,西方的投资者依旧可以通过这些企业的运转来赚钱。


俄乌冲突发展到目前,改变的不仅仅是乌克兰人的命运,还有该国的产业结构。这样一来,只要冲突持续下去,俄罗斯肯定还会针对乌克兰境内的军工目标展开攻击。
结语

乌克兰出人命,西方国家出武器或者是投资,这就是当下俄乌冲突的实质。战争在持续,战争机器就要运转,而构成战争机器的一切,有的人在赚钱,有的人则在丧命。


目前还看不出冲突停止的迹象,毕竟西方针对乌克兰的军工企业投资还在源源不断的涌入。对俄罗斯来说,哪怕战争结束了,这些已经形成的军工产业体系对自己也是严重威胁。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我们

×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bbs.eus 专业服务西班牙华人20年。
评论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热点图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西班牙华人网

GMT+1, 2025-7-14 19:44 , Processed in 0.14187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