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对普京翻脸,俄发出美俄会晤信号,特朗普:中方得再请我一次 ...
50天时间还没到,特朗普提前对俄罗斯翻脸了,特朗普在日前的采访中透露,如果普京在10天或是12天内不低头,美国没有理由再等了,因为这段时间,没有看到任何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俄罗斯把特朗普的警告当成耳旁风以来,特朗普后知后觉,感觉自己被普京骗了。
50天最后通牒,本来是想进一步施压俄罗斯与乌克兰进行停火谈判,但俄副外长直接宣称,新制裁不会改变俄罗斯的预定目标,美国的威胁只会延长战争。
这番表态,有种隔空宣战的意味。
特朗普不满情绪日益累积,如今缩短最后通牒时间,除了敲打俄罗斯外,还有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次级关税。
面对新威胁,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回应称,特朗普试图对俄罗斯采取“最后通牒”式的施压策略,其期限设定反复无常,时而宣称50天为限,时而又缩短至10天。然而特朗普目前需清醒认识到两点关键事实:其一,俄罗斯在国际格局中的战略定位与以色列、伊朗存在本质差异,其地缘政治影响力及核威慑能力决定了美方无法简单套用对待中小国家的施压模式;
其二,美方每推出一轮新的最后通牒,实质上都在加剧美俄双边关系的对抗性,推动两国战略互信持续损耗,这种“极限施压”只会使双方滑向更危险的对抗深渊。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也明白,对俄发动上百轮制裁,如今对俄罗斯已经造不成多大伤害了,毕竟这些伎俩早已经用过了,更何况如今美俄之间的贸易相比战前暴跌90%以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真的给俄罗斯上压力,特朗普最需要做的,恐怕是切断俄罗斯的石油经济。
这意味着,特朗普最后通牒,看似是针对俄罗斯,实际上还是要将枪口准对中国等。
毕竟特朗普威胁将提前发动“次级制裁”的时候,中美正进行第三轮谈判。
国际舆论普遍分析指出,特朗普发表的挑衅性言论,不仅意在对俄罗斯形成战略威慑,其更深层意图在于向中方施加额外压力,试图通过制造紧张态势迫使中方在经贸磋商中作出更大程度让步。
然而,若美方意图以此类手段胁迫中方,实则严重误判了形势。中方已多次明确表态,坚决反对美方任何形式的非法单边制裁与“长臂管辖”行径,并强调关税战没有真正的赢家,美方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达成目标的策略既无法解决双边经贸分歧,更不可能动摇中方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坚定立场。
这话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中国不会屈服于美国胁迫,进而达成不平等协议,而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贸易,不仅是中国的正当权利,也是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的重要一步。
因此,即使特朗普剑走偏锋,也不会有好结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克宫传出了一条劲爆消息,俄美总统可能九月在华会晤,要知道,普京已经确定行程,将于下个月末到9月初访问中国,并且出席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庆祝活动。
如今俄方表示俄美总统九月可能在华会晤,是否意味着特朗普也会出席,对于爱凑热闹的特朗普来说,这样的场面他确实很喜欢,更何况美国作为二战的重要参与者,特朗普也有理由。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也想访华,如果能借此契机,既能访华还能与普京会晤,确实不错。
特朗普不想让俄乌冲突继续下去,然而如今又恢复了部分对乌克兰的军援,面对这种情况,特朗普要想实现在维护美国在乌利益下,敦促俄乌停火,那么与普京会晤就很有必要,而普京也曾表示,俄乌停火谈判,普京要见特朗普。
但是特朗普能不能来,俄罗斯说了不算,毕竟中国也要对特朗普发出邀请。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即使中国向特朗普发出阅兵邀请,特朗普想访华的阻力依旧很大。
别的不说,第一时间就是打脸自己的盟友——日本,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希望看见美俄关系改善,这样看的话,是出大戏。#头条深一度频道上线#
信息来源:《克宫表示俄美总统可能9月在华会晤,外交部回应》观察者网
俄罗斯制裁的空间不大了,另外,俄罗斯地大物博,人口不多,制裁影响有限,主要指人们生活方面影响不大。而对次级制裁的国家且不能不在乎,其负面影响一时很难预估,但不容小觑,更不能信心满满。 对了,为中美谈判做辅垫。吓唬中国人。这点雕虫小计能忽悠住中国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