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第三帅 发表于 2025-7-19 03:53:58

谁说夏天不能穿汉服?《长安的荔枝》里的岭南避暑穿搭大揭秘! ...

热播剧《长安的荔枝》不仅让大家又开始热议"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历史典故,更让观众惊艳于剧中精良考究的唐风汉服元素。当大家都在讨论剧中长安贵妇们的华丽襦裙时,你是否注意到岭南地区的角色们穿着更为清凉的夏日汉服?今天,我们就以《长安的荔枝》为引,揭秘古人如何在炎炎夏日保持优雅又凉爽,打破"夏天不能穿汉服"的刻板印象!
- Part 01 -
《长安的荔枝》里的岭南清凉穿搭
在《长安的荔枝》里,男主李善德一到岭南,着装就迅速换成了拖鞋,还将裤腿挽到了膝盖。




(图源:长安的荔枝剧中截图)
当地刺史更是热到穿短袖(半臂)、露膀子嚼甘蔗,仆人则人手一把扇子。这种穿着并非凭空虚构,而是真实反映了唐朝岭南地区的夏日着装风格。








(图源:长安的荔枝官微)
半臂是唐代最典型的夏季服饰之一,其形制为短袖上衣,长度及腰,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多种款式。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描述:"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




(图片引自《我在唐朝穿什么》)
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剧中岭南女性角色多穿着齐胸衫裙,在唐代,齐胸裙又常与衫、帔组成三件套,称为齐胸衫裙。例如下图中女子穿着对襟衫搭配齐胸裙,有时也可使用交襟衫与其搭配。


(直领对襟衫+齐胸裙,图源:长安的荔枝官微)






(造型参考考古实例,图源:扬眉剑舞)
男性角色则多穿汗衫,方便行动且透气性好,在湿热的环境中,这种设计能促进空气流通,比长安流行的宽袍大袖更适合劳作。剧中岭南官员的便服也多采用较薄的麻布料,颜色以浅色系为主,符合史料中"夏服尚浅"的记载。




(图源:长安的荔枝官微)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还还原了唐代岭南人常用的竹编遮阳帽和蒲扇,这些不仅是造型点缀,更是实用的避暑工具。一顶好的竹帽能遮挡烈日却不闷热,一把蒲扇既可扇风驱蚊又能作为装饰,展现了古人应对炎热的智慧。




(图源:长安的荔枝剧中截图)
- Part 02 -
古人避暑穿搭的智慧
服饰:
除了剧中出现的服饰穿搭外,从古籍和古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丰富多样的避暑穿搭。在《北齐校书图》中,参与校书的男子衣着类似“吊带裙”,身被薄纱,尽显清凉。这个类似“吊带裙”的背心式服饰叫作裲裆,多为布帛所制,男女皆可穿着。制作透视衫的丝织物叫縠(绉纱),常用于制作夏季服装。绉纱的透气性良好,穿着舒适,是古人钟爱的夏季衣料佳品之一。




(《北齐校书图》,图源:艺术中国)
幂䍠→帷帽→胡帽:唐代防晒三件套
唐代女性出行时,头部防护经历了从幂䍠(全身遮蔽)到帷帽(颈部以上遮蔽)再到胡帽(无遮蔽)的演变过程。《旧唐书·舆服志》记载了这一变化:"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著幂䍠。永徽之后,皆用帷帽...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
随着社会风气开放,唐代女性最终抛弃了遮蔽面部的传统,转而采用更轻便的胡帽,展现了自信与解放。


(幂䍠,图源:国家博物馆)






(幂䍠,图源:澎湃新闻)






(帷帽,图源:澎湃新闻)


(胡帽,图源:澎湃新闻)
饮食起居:
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冬季采冰、夏季消暑的传统,《周礼》中还专门设置了“凌人”一职管理冰块。唐朝时人工制冰技术取得突破,实现了“用冰自由”,宋代的冷饮文化更是达到高峰,绿豆冰、甘草冰等各种消暑饮品层出不穷。夏夜难眠时,古人还会使用瓷枕和“竹夫人”助眠。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里的玉枕就是瓷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久枕瓷枕可清心明目。“竹夫人”则是用竹子编成的圆柱形纳凉神器,长约一米,玲珑多孔,抱着、枕着、靠着都很凉快,筒内还能放安神的花朵香料,帮助人们安稳入睡。




(图源:长安的荔枝剧中截图)


淘口令:(手机复制打开🍑)
98¥ CA381 2Txd4ZOlCYR¥
阿罗再给大家举两个古代消暑的例子。
1. 唐代"冰淇淋":酥山
陕西咸阳唐章怀太子墓出土的《捧物侍女图》中,侍女手捧的容器内盛装的很可能就是唐代流行的冰品——酥山。这是一种用奶制品"酥"加热融化后加入蜂蜜或蔗汁调味,再用冰块冷冻制成的甜品。唐代《苏合山赋》描述其"装彩树而形绮,杂红花而色斑,吮其味则峰峦入口,玩其象则琼瑶在颜",堪称古代的冰淇淋。




(《捧物侍女图》,图源:光明网)
唐代官府甚至会在三伏天给官员放"高温假",敦煌文献S.6537卷记载:"六月三休[伏]日...在小暑之后的三伏日,唐代官府是给大家一天法定假日的,任你打水洗头也好,进山抄经也罢,怎么凉快怎么来。"这种人性化的制度令人称羡。
2. 战国"冰箱":曾侯乙铜鉴缶
湖北省博物馆藏的曾侯乙铜鉴缶是距今2400多年的"古代冰箱",由方鉴和方缶两部分组成,中间的空腔夏季用来装冰,可以冰镇酒水。同原理的曾侯乙尊盘更为精美,尊用来盛酒,盘用来盛冰,展现了古人将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智慧。


(曾侯乙铜鉴缶,图源:百度)




(曾侯乙铜鉴缶,图源:新华网)


淘口令:(手机复制打开🍑)
https://e.tb.cn/h.h5uPHJEsHeShWlZ?tk=gulSVzc5ows HU006
- Part 03 -
现代夏日汉服穿搭指南
了解了古人的避暑智慧,我们不难发现:汉服并非与夏日绝缘,只要选对款式和材质,夏天穿汉服同样可以既美观又凉快。


(齐胸衫裙,图源:重回汉唐)


(齐胸衫裙+披帛,图源:重回汉唐)


(褙子+吊带+马面裙,图源:云藏月绣)


(汉元素圆领短衫,图源:池夏)


(交领衫+灯笼裤,图源:花朝记)


(儿童交领齐腰裙,图源:潮优贝旗舰店)


(交领短衫,图源:如梦霓裳)


(交领短衫,图源:淮边筱竹)


(圆领汗衫+半臂,图源:君陈汉服国风馆)
在面料的选择上,真丝、雪纺、棉麻都是不错的夏日面料。真丝光滑凉爽,雪纺轻薄透气,棉麻吸汗又环保。购买时可以关注面料的透气性和舒适度,避免选择过于厚重的材质。


下次当有人质疑"夏天怎么能穿汉服" 时,不妨告诉他:古人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无论是半臂、帷帽还是酥山,都展现了古人在应对自然环境时的创造力和审美追求,现代夏日汉服也有很多选择,完全不输短袖T恤。而今天的我们,在空调房里怀念自然凉意的同时,或许能从这些传统智慧中,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灵感。
这个夏天,不妨尝试一套清凉汉服,感受这份独特的夏日时尚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说夏天不能穿汉服?《长安的荔枝》里的岭南避暑穿搭大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