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不停火就制裁中印?特朗普想要挟中印,结果或让美国输得更惨 ...
2025年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北约秘书长吕特的白宫会晤中抛出震惊全球的声明:若俄罗斯未能在5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加征100%关税,并对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次级制裁”。这一被媒体称为“核弹级关税”的威胁,表面上针对俄罗斯,实则却暗藏玄机。2024年美俄贸易额仅37亿美元,使用关税给俄罗斯造成的打击效果非常微弱;而中国与印度作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分别占俄油出口的35%和19%),才是美国“次级制裁”的真正目标。同日,特朗普逆转此前数月暂停对乌军援的立场,宣布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将在“几天内”运抵乌克兰,并强调所有武器费用“由北约承担,美国仅负责生产”。特朗普的强硬姿态与其年初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2025年1月上任后,他曾六次与普京通话,承诺“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甚至暂停对乌军援,批评拜登政府“过度援助导致美国军备短缺”。然而俄乌谈判陷入僵局:普京坚持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及“去军事化”,乌方则拒绝在领土问题上妥协。7月初,特朗普公开表达对普京的“强烈不满”,指责其立场“毫无意义且充满废话”,并直言俄方“多次毁约”。三重因素推动了特朗普的此次转向:其一,外交挫败感主导决策,3日美俄元首通话“未取得任何进展”后,特朗普对私人斡旋彻底失望;其二,转移成本策略契合他的“美国优先”原则,新军援由北约全额支付,避免消耗美国资源;其三,中东局势缓和使美国得以重新聚焦乌克兰,因为此前伊朗对以色列及中东基地的袭击消耗了美国大量的“爱国者”导弹储备。
对于美国的“次级制裁”威胁,中印两国早已展现出罕见同步的强硬立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经多次明确表态:“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强调中俄贸易“不针对第三方,不受第三方威胁”。而印度则采取软硬两手策略:向WTO通报反制措施,同时下调32种商品关税释放缓和信号,并加速从中东、美国寻求替代油源。两国的强硬源于三重现实支撑:能源安全层面,中国2025年前四月进口俄油1250万吨,占能源进口总量的21%;印度通过折扣俄油节省105亿美元财政支出,短期内无法找到同等性价比的替代渠道。
反制能力层面,中国掌控全球90%稀土精炼产能,可对美国军工、电子产业实施精准断供;印度握有美企外包产业链命脉,医药和软件服务出口限制将重创美国经济。金融协作层面,中俄贸易95%采用本币结算,人民币在俄外汇储备占比达35%;金砖国家跨境支付联盟加速推进,可绕开美元结算系统。俄罗斯专家直言:“特朗普不敢同时得罪两大经济体,否则将推翻自己与中印的贸易谈判成果”。
俄罗斯的反应更显淡定。俄副外长格鲁什科斥责特朗普的要求“非常奇怪”,强调和平协议需通过平等谈判实现而非单边胁迫。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指出,乌克兰显然不急于开启第三轮谈判,俄方已做好准备等待乌方明确时间。这种冷静源于俄罗斯的应对底气:经济上,俄能源出口已转向亚洲,金融体系完成去美元化,美俄贸易几乎归零,加征关税形同虚设。军事上,俄军正发动开战以来最大规模攻势,单日无人机袭击达728架次;朝鲜提供的1200万发炮弹已陆续抵俄,支撑其火炮密度对乌军保持10:1的优势。俄媒甚至嘲讽:“特朗普的关税加给谁?我们早就不卖东西给美国了”。
特朗普的50天通牒暴露其多重战略意图。短期看,9月2日的截止日期与俄军夏季总攻窗口重合,若俄军趁势控制乌东四州全境,欧洲将直面安全威胁,美国可借机向欧洲出售武器并转移防务责任。德国等7国已承诺参与“重新武装乌克兰”计划,但特朗普要求它们全额支付军援费用,将价值观援助变为商业交易。中期选举层面,共和党鹰派持续施压对俄强硬,关税威胁可转移民众对通胀问题的关注,为共和党争取选票。长期战略上,美国试图借机削弱中印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纽带,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直言“50天太长”,暗示欧洲担忧俄罗斯利用此窗口扩大战果。
这场豪赌可能引发三重反噬。全球供应链方面,若中印遭次级制裁,美国零售商将承受更高的关税成本,推高普通家庭年均支出320-480美元;欧盟已拟定对72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税清单,巴西警告制裁俄化肥将加剧粮食危机。战场平衡方面,切断俄能源收入可能迫使普京深化与朝鲜、伊朗军事合作,甚至冒险扩大战局;而乌克兰防空缺口短期内难以靠有限的“爱国者”系统弥补。美元霸权方面,俄罗斯计划增持人民币至储备资产的50%,印度推进卢比结算,沙特考虑接受人民币支付油价,次级制裁恐怕会加速全球石油贸易的去美元化。
顿巴斯的炮火未因通牒停歇。俄罗斯钢厂昼夜赶制弹药,印度炼油商紧急竞标中东原油期货,德国总理默茨一面支持对乌军援,一面回避评论次级制裁对德国工业的影响。特朗普的“强硬转身”看似突然,却揭示了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战略困局:当外交斡旋败给战场现实,经济制裁便成为最后底牌。然而这张底牌既伤对手,亦伤自身,更将全球供应链绑上战车。普京的回应或许早已藏在7月13日的电视讲话中:“只要我们未能以独立主权国家之姿宣示捍卫自身未来的能力,便无人会将我们放在眼里。”50天后,世界将见证特朗普的这颗经济核弹能否炸开和平之门,抑或是点燃更大规模对抗的导火索。 我们就是事论事,普通仅这次做了逼继续与俄罗斯做贸易的国家,认真的考虑了一下贸易重要,还是世界和平重要还是人命重要,目前只是暂时的禁止,和平时期你和谁做做贸易任何人管不着。非要与世界爱好和平,想阻此战争的国家对着干呢。非要让俄罗斯毫无顾忌进行,普京曾经对外表示俄罗斯可以进行一百年的杀戮不是问题。想想吧!和平重要还是你的贸易重要。 美国两大误判:一是以为现在的自己仍是全球老大,二是以为现在的中国还是晚清。 希望美国佬多几任川普这样的总统,不然中国没发超越他,美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美国还想像以前那样霸权,现在多边主义的国家不买美国的账,美国手中有矛,中印俄手中有盾,世界所有的事都要平等互惠互利,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稀罕,自己吹破牛皮收不了场,竟然甩锅他人?莫名其妙、岂有此理!
页:
[1]